病毒傳播與福音傳播 — 盼望的緣由

萬傑森

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之下,著名禱告資源網站普世宣教手冊(Operation World)於 2020年6 月 出 版 了《病毒傳播與福音傳播,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與契機》 Global Transmission, Global Mission。書中指出書中指出我們已走進未知的領域中,對社會文化、經濟、媒體、教會、差傳和宣教士產生深遠的影響,作者將他的發現歸納為 80 個現象,相信這對未來差傳運動極具影響力、極重要的一本書籍。我們會在本欄「差傳研究」分主題刊出,今期以「盼望的緣由」為題,撮要地和大家分享。

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之下,著名禱告資源網站普世宣教手與全球 疫症同行的時代中,許多人面對不肯定、不信任、絕望和沮喪,作為基督徒首先應該心存盼望,原因是︰

1) 我們是一個有盼望的群體。良善的神創造了美好的世界,慈愛的救主啟動了救贖,不單救贖人類,還救贖整個宇宙。祂宣告自己的設計「非常好」。我們可以樂在其中,並非偶然。苦難的出現不是神的意圖,但是祂為很多苦難賦予目的,讓苦難幫助救贖計劃實 現;祂以耶穌的身分進入苦難,並且應許有一天我們所有的眼淚都會被抹去(啟二十一 4)。即使在逼迫和敵意的環境裏,彼得也寫道‥「常常作好準備,無論誰要求你們交代你們心裏有盼望的原因,就給他們答辯。」(彼前三 15)聖經沒有為所有苦難提供滴水不漏的解釋,但是在苦難之中確實給予我們意義和盼望。在封城的時期,我們有機會分享這個盼望,許多人都迫切尋覓這個盼望。

2) 我們已經得救脫離恐懼。「不要懼怕」是聖經裏最常出現的命令。無論是因為將來的未知還是現在的動盪,我們都可以把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我們(彼前五 7)。讓我們今天也這樣禱告,瘟疫時期基督徒的勇氣更加明顯。羅馬帝國時期的早期教會顯出這樣的勇氣;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應對黑死病時有廣為人知的智慧;伊亞姆(Eyam)村民在黑死病肆虐時無私地自我隔離;還有霍亂爆發期間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的事工;這些都顯示了,基督徒的回應既關心他人,又無懼死亡。「因為神賜給我們, 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 7)

3) 我們有極好的機會展示基督裏的團結。一位宣教領袖匿名分享說,新約裏譯作「同心」的這個詞出現了 12 次,10 次在使徒行傳。這卷書記載初期教會在饑荒、貧窮、假教師的教導、逼迫之中怎樣作教會。在這次全球疫症大流行裏,我們有機會展示合一,超越種族、年齡、性別、國籍及經濟地位, 以及世界用來劃分我們的任何因素,這是永恆的真理。

4) 在動盪之中,救主仍然拯救。儘管人對基督教作為一種宗教越來越敵視和嗤之以鼻,然而人還是一如既往被人子耶穌吸引。無神論者可能嘲笑基督徒,但是他們對耶穌所做看似最壞的事只不過是質疑祂的歷史性。縱使教會裏許多人似乎執意做一些事使無神論者對基督信仰反感,但是仍然繼續有來自這些背景的人開始相信耶穌。

5) 我們有機會把生活和社會「重新開機」。我們可以趁這個時期認真探索安息日和禧年的概念。本書開頭提到「修正方向」,那不僅適用於各種形態的文明世界、各個國家,還適用於教會、機構、會眾,甚至每個信徒。我們大多數人都很快地看見了自己的生命累積了多少渣滓,這些渣滓是不必要的, 甚至有害。這段隔離時期可以讓我們打破自己的偶像,修正自己的道路。我們不得不重新評估、重新校準、重新發現和重新奉獻,還有其他十幾種「重新」!但願我們不會浪費良機。關於宣教,我希望普世教會有更多人藉這個 機會,進深連結於神,更緊密地連結於神的宣教和祂對萬族萬民的心腸。

6) 現在人人都被迫要創新。這可能嚴重破壞常態,但也可能是化了妝的祝福。危中有機(一些企業家肯定會利用這些機會,變得非常富有)。思想一下,在眾多社區和教會裏存在着老一輩和青年人之間的代溝。對青年一代來說,網上群組和全球意識是自然不過的事,而另一代人(多數)需要參與速成班來學會這些事!常態被破壞,人就要創新,而創新推動人進步。

(節錄自《病毒傳播與福音傳播》P67-70)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