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楊嘉健(作者為國際恩光使團 Christar International 駐英國同工)

論到西班牙,你會想起甚麼?

西甲、海鮮飯、佛蘭明高(Flamenco)、鬥牛勇士等…都是不少人對西班牙的印象。2018 年是筆者人生中第一次踏足西班牙。為的不是球賽、美食、也不是為了到訪甚麼博物館和古老大教堂,而是為了認識和了解西班牙的難民需要。

自 2014 年起,敘利亞爆發內戰,數以百萬計的難民從海陸兩路湧入歐洲尋求庇護。根據歐盟的 例,凡任何人踏足歐盟國境尋求庇護,基於人道理由,該國不可遣返他們,更要為受庇護者提供基本的生活資源,以及協助他們開展難民申請的法律程序。可惜,並非每個歐盟國家都像德國一般擁有較穩健的經濟體系。大量尋求庇護者的湧入,為不少歐盟國家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因此,不同國家也作出相應措施以防難民湧入(例如與土耳其邊境接壤的保加利亞和希臘已在邊境豎立高牆和鐵網阻截非法入境者)。[1] 對於難民群體的收容和需要,我們在香港較多會聽到來自德國、希臘等地的資訊,卻較少會聽到有關西班牙的難民消息。

北上,是為了存活

今天,我們在西班牙可以找到兩類型的流散群體︰(1)從正常途徑入境的新移民,有來自非洲的、有來自東歐的、更有不少是來自中南美洲西班牙語系的國家;(2)因着生存和生計,冒死從非洲北上而來的偷渡者。而筆者所屬的差會主要服侍最少聽聞福音的群體,所以,這群來自非洲的難民就成為了我們在西班牙的服侍對象。

究竟,這群偷渡者是如何前往西班牙的呢?在北非摩洛哥有兩個沿海城市,名為 Ceuta 和 Melilla。時至今日,她們仍然屬於西班牙政府的管轄範圍。由於這兩個城市與非洲大陸接壤,所以不少人長途跋涉,穿越撒哈拉沙漠,只為成功於 Ceuta 及Melilla 達陣。因為這就等於踏足西班牙國境,能正式向政府申請尋求庇護。面對着如此的挑戰,西班牙政府也分別於兩個邊境建立鐵網高牆,以攔截從非洲湧入的偷渡客。每年有不少人冒死闖關,有的嘗試徒手攀過高牆、有的嘗試將自己藏身在車身之內,成功的不多,失敗的也不少,更可惜的是有些人在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路上已客死異鄉。

從一個地獄跌進另一個地獄

人在異地,往往很容易成為被壓榨和操縱的對象,不少難民均成為了西班牙經濟巨輪底下的犧牲品。為要穿越撒哈拉沙漠,不少難民需要向人蛇集團支付巨大的偷渡費用,甚至需要透過借貸去支付路費。一些人口販賣集團更會通過債務及巫術對偷渡者作出威嚇和操控,他們被迫就範,出賣勞力和身體,其一就是參與賣淫活動。西班牙的性工作雖然不似荷蘭一樣合法化,但這個行業卻在西班牙的經濟建構上成了重要的一環。[2] 因此,西班牙政府總是抱着一種「隻眼開隻眼閉」的態度去看待這個行業,有意無意地助長了人口販賣集團對難民在賣淫活動上的操控。

另一方面,農業是西班牙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不少果園和農地都集中在南部。偷渡者和新移民為生計成為了農場黑工,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下工作與生活;而不少農場雇主更作出壓榨,致使他們的收入也得不到法例上應有的保障。

全人的需要,全人的服侍

不少人認為這群流散者(特別是難民)是屬於社會的弱勢,需要支取社會不少資源,是一個地方的負累。但是於差會而言,難民群體絕非負累,而是一個負擔。我們相信福音的大能,能轉化一切的惡與不義;我們同時也相信福音的整全性。從舊約到新約,不同的救贖事件讓我們認識到救恩的整全,以出埃及的事件為例︰神除了靈性上的救贖,同時也關心人在肉身上的需要,可見上帝對於社經政治上 的救贖和轉化同樣重視。[3] 這群流散者所需要的不單是靈魂上得贖,然後讓他們「平平安安的去吧」; 他們同樣需要一杯涼水。

孵化箱孕育出身分和尊嚴

差會的總部位於西班牙南部城市馬拉加(Málaga)。馬拉加除了鄰近南部不少農業重鎮, 當中也充斥着不少新移民和難民的挑戰和需要。面對着這龐大的需要,我們深信「獨家村」的方式是沒法有效地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彼此協作,分享各人所擁有的資源,盼能為新移民和難民的生活帶來正面影響。差會有機會邀請市內不同的持份者,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去解決不同的問題和挑戰。[4] 第一個結出的果子是一個由 6 個機構領袖所組成的 NGO,以食物銀行和語言課程等方式去服侍馬拉加市內的新移民和難民群體。

雖然這服侍可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但穩定的收入和就業機會才是他們長遠的需要。其後我們在設計思考的練習中發展出一個「初創學院」(Start- up Academy)—流散者被賦予機會去構思不同的意念, 透過訓練(training)和啟導(mentoring & coaching), 於孵化箱(incubator)裏 孕 育 出 不同的創業者和微企。學院就成為了他們的實驗室和溫室,將意念育成為不同的產品或服務,並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作出測試和發展,最後達至可持續發展的地步。時至今日,我們在馬拉加已完成了三屆的初創學院,第四屆也將於另一個城市舉行。早前,差會更有機會參與一個由歐盟斥資名為 Easy Rights 的項目,讓馬加拉成為其中一個試點。我們透過人工智能,讓新移民和尋找庇護者能以他們的母語去了解一切「落戶」的資訊,以及明白他們的自身權益等。

以上一切的方案均是因應着大環境的挑戰與群體的需要而發展出來的。我們希望做到的,不是一味的施予,而是讓他們活得有尊嚴。流散者在其中所能經歷的轉化是實在的︰流散讓他們失去了原有的身分地位,成為了邊緣人;如今他們被賦權,並在生活和經濟層面上獨立自主,也為當地社區和經濟帶來貢獻,讓其身分和尊嚴得以重置;另一方面,這也能為宣教士和教會締造一個可持續的平台去接觸他們,並讓他們更切實地體會福音的整全。

總結

如今,全球正邁向一個新的世代。經過 COVID 為 各國經濟所帶來的重創、不同地區地緣政治的洗禮等,我們可以預計在未來的日子各地的人口將會繼續流動—無論是自願的,還是非自願的。面對着流散群體的需要和各地環境的挑戰,盼望我們也能為主dream the impossible,以更多具創意的方式去讓流散群體經歷這寶貴福音的真實和整全,成為敬拜的群體。

注:有關 Start-Up Academy 的詳細報導,可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v0sb5SfEs

1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58289893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bulgaria-refugees-fence-idUSKBN0FM1ZF20140717

2  https://amp.theguardian.com/global-development/2019/may/11/prostitution-tackling-spain-sex-traffickers

3  Christopher Wright 着,李望達譯:《宣教中的上帝》(台北:校園,2011),頁 305-317。

4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或作設計思維,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當中透過人的行為和需求為出發點,為各種議題尋 求創新的解決方案,創造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注:有關 Start-Up Academy 的詳細報導,可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v0sb5SfEs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